咨询热线 [报名电话:0411-83893357  13644966852(微信)15509849158(微信) QQ:1547884351]
  首页 教育动态 教学教研 考试计划 主考院校 政策信息 招生简章 新生必读 名师指导 网络课堂
正在招生 更多...
·2021年成人高考院校推荐
·2021年4月辽宁自考报名时间
·2019年10月自学考试报名时间
·2017年4月自考本科招生简章
·大连自考招生网 专业优势解读
·2013年4月自考报名
·2013年第一次国家计算机二级考…
·2013年第一次公共英语三级考试报名
·大连自考招生网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主考自考本科
考试动态 更多...
·自考简单好考的专业有哪些
·关于辽宁省2024年上半年高等教…
·自考会压通过率吗!怎么通过率不高?
·成人教育档案丢失的具体补办流程
·上半年自考结束后,这些后续安排千…
·辽宁自考,辽宁成考,专升本,成人…
·2024年上半年辽宁省高等教育自…
·2024年上半年辽宁省自考通知单…
·2024年自考本科热门专业有哪些…
·辽宁省202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
大连自考招生网 > 辽宁政策 > 正文
父子比肩创教育佳话
  2013年01月30日  作者:大连自考本科 来源:大连自考网
赵才龙48岁,在一家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工作,这个穿着简朴,看似不善言谈的黑龙江汉子,采访时老怕自己“说不好”,但话匣子一打开,新观念、新看法源源不断。
  他的儿子赵展,二十出头,大学IT专业的在校生,爱跳街舞,穿着时尚,从小与老爸对胃口,提及老爸时总用“他”来代替。儿子话虽不多,表达想法却不拐弯抹角,有着东北青年的直爽。这一对更像是朋友般的父子俩不曾想到,如今会成为自考中的“学友”。从2012年10月开始的每个周六,父子俩都会一起来到新知进修学院的项目管理班,一前一后坐着,共同报读项目管理专业。
  对这对“新上海人”父子来说,自考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甚至暗中较劲,比理解,比记忆,为一些专业问题争论至深夜。他们的自考故事,不仅只有埋头苦读,还有思想相互碰撞,激发灵感的乐趣。
  46岁举家搬迁上海
  46岁前,赵才龙一直生活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在那中国正史唯一记载的出贡米的地方,他的生活舒缓,衣食无忧。
  赵才龙是老大学生。1986年,他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专科,读时间控制技术及仪器专业。在当时的农村人观念中,念书是唯一出路,因此赵才龙“连专业也顾不上”,就上了哈工大。
  那时赵才龙全然不知有自考,却信奉自学。他记得念高中时,资料少,更没什么辅导班,老师懂的英语不比学生多多少,赵才龙只能跟着收音机的英语节目琢磨。临到高考,老师与同学一起商量着制订备考方案,“就这环境,就这条件,不刻苦自学不行”。
  自认“学习不算好但勤奋”的赵才龙,笑称自己是最后一届享受到“跳龙门”的大学生。刚一毕业,分配工作、分房子、入党、提干,一口气都完成了。就在第二年,这些优惠被统统取消,他并不以此沾沾自喜,“‘计划经济时代’ 的观念确实得变变,不变不行”。
  在石油仪器厂,赵才龙一呆就是几十年,设计、管理、研发、售后服务、项目管理的事统统兼顾。
  定心工作,精于技术,赵才龙46岁之前,一直安于设计项目管理工作。他觉得,项目管理比人际管理省心,“搞设计的,把这东西那东西结合一块,固定的,人就不同”。
  作为一名技术人才,他的观念是,不在一个地方多待会儿,安心钻研,就出不了成果;老换地方,人际关系、周围环境都得重新适应,耗费时间精力。
  但2010年,当儿子考上了上海的大学时,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举家搬迁上海。
  如果从牡丹江市自驾到上海市,大致要2600公里,火车要坐二十多个小时,但老赵的决定并未花太长时间。“其实,出去闯闯的念头早就有了,因为孩子还小一直压着”。
  一家长久有业务往来的上海公司聘赵才龙做了技术主管。唯一有意见的是已在家乡开了电子琴学校的妻子,但最终也顾全了大局。
  于是,在46岁,一个接近“知天命”的年龄,老赵背井离乡,携着一家南下到了上海闯荡。对未知的环境,这次他没有太多顾虑,“现在这社会,在哪儿生活都差不多,上海资源更多”。
  上海节奏激发自考热情
  对赵才龙一家来说,上海冬天湿冷的气候,比北方更冷一些,城市大,生活节奏也快,但都构不成影响他学习的阻力。
  这“高手云集,学习资源丰富”的城市,倒激起了他的拼搏热情。
  2012年5月,当儿子赵展听到老爸要参加自考时,当即表示了支持。他眼中的老爸挺“潮”,小时候自己玩双截棍,老爸也跟着练,老爸爱看书,《鬼谷子》《孙子兵法》《素书》都读,管理学、演讲与口才类的书也念,如今要报考自考,“丝毫没感惊讶”。
  唯一有异议的是妻子,觉得挺“没正事儿的”,“平时在家看看电视看看书有多好?还要去念书”?
  赵才龙念自考,并非一时兴起。他有两个理由,一是为了学历更进一步,大学毕业后他曾有些恃才傲物,觉得技术过硬,受到业内认可就行,一直没把职称与学历当回事,如今新公司人才济济,确实得提升一下。
  另一个原因是知识更新太快。自己从前学的那些,很多已跟不上时代。在牡丹江市时,赵才龙就想过再深造,但那边的高校只有一个医学院、一个师范学院,哪个都与他的专业沾不上边,上海培训资源丰富,不学挺可惜,“不为了学历,也得学点新东西吧”。
  为了找自考学校,父子两网上搜索,实地考察,来回奔波了好几次。遇到敢夸海口,保证拿文凭的学校,赵才龙拉着儿子就跑。
  在众多所考察的自考助学单位中,新知进修学院并不是离老赵最近的一个,距离他们所住的嘉定江桥要一个半小时车程。
  吸引他们的,是学校的口碑与态度。去学校前,赵展在网上查了一圈,“有些学校吹得天花乱坠,但贴吧上都有负面消息,搜索一下新知,确实口碑不错。”
  赵才龙第一次到新知进修学院,接待他的老师根据他的职务,为他选定了上海大学主考的项目管理专业。去的那天下午,正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上课,“要不要听听课去”?听完一节课,赵才龙当即拍板就选这家。“一坐进教室,真有回到了大学课堂的感觉,而且学校分段缴费,实在。”
上一篇:超200万美国孩子自考美国大学
下一篇:借鉴国外经验推动教育科普资源开发